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动态

2014年基础油进口市场大事记

来源:本站   2016-03-21

  2014年即将收尾,国内基础油市场仍是一片沉寂。回首这一年,要说基础油有什么闪光点,多半都与进口市场有关。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14年基础油进口市场的大事记。

  1. 基础油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对外依存度持续飙升

  2014年,在国内炼厂开工负荷低迷的背景之下,进口基础油依靠低价位、高性价比的优势持续冲击市场。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2014年1-11月份,我国基础油进口总量达249.89万吨,创历史新高,较2013年同期增长17.87%,较2013年全年进口量增长6.57%。

图1

  注:2014年数据截至11月份。

  随着基础油进口量的不断增长,我国基础油对外依存度出现飙升。据卓创资讯测算,2014年1-11月份,我国基础油对外依存度升至31.21%。在国内基础油产能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进口基础油占据30%以上的份额无疑令国内炼厂压力倍增,国内外基础油产品激烈竞争将成为未来基础油市场的主要表现之一。

  2. 韩国现代基础油装置投建,韩国超新加坡成第一进口国

  韩国现代与壳牌合资投建的65万吨/年二类基础油装置于2014年7月份开工生产,主要目标瞄准中国市场,首批1500吨资源7月底出口至国内后,每月保持1500-3000吨的合同量稳定供应。继双龙、SK、GS之后,韩国基础油厂商再添新丁。

2013年与2014年基础油进口产销国TOP10对比

产销国

进口量(万吨)

排名

2014年

2013年

2014年

2013年

韩国

79.98

54.72

1

2

新加坡

64.48

77.27

2

1

台湾省

47.18

41.54

3

3

日本

16.68

18.53

4

4

俄罗斯联邦

10.84

10.62

5

5

泰国

8

9.36

6

6

卡塔尔

6.61

6.48

7

7

印度尼西亚

4.86

1.82

8

10

马来西亚

2.63

3.82

9

8

美国

1.99

3.23

10

9

  注:2014年数据截至11月份。

  从2013-2014年基础油进口来源国排名上不难发现,2014年韩国超于新加坡成为中国第一大基础油进口来源国。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1月数据,韩国基础油进口量较2013年全年增长25.26万吨,增幅达46.16%。

  3. 中韩自贸协议达成初识,未来韩国有望执行零关税政策

  2014年11月10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结束实质性谈判,双方已达成基本协议,虽然离协议生效仍有一段时日,但已在市场掀起一股巨浪。据市场人士透露,基础油产品或成为首批享受FTA优惠政策的产品之一,这也意味着从韩国进口基础油有望享受降关税或者免关税的福利。

  韩国、新加坡、台湾省是我国基础油主要进口来源国(地区)。其中,新加坡、台湾省两个地区进口基础油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海峡协议),而韩国基础油则维持6%的关税,成本压力成为国内贸易商进口韩国基础油的阻碍。一旦韩国基础油进口至国内享受零关税待遇,第一进口来源国的地位不仅可以巩固,韩国基础油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4. 消费税连续上涨,贸易商进口遭受重创

  11月28日和12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润滑油、基础油消费税由1元/升涨至1.4元/升,折合1576.4元/吨,较之二连涨之前1126元/吨上涨450.4元/吨,累加17%的增值税之后,每吨成本较之前增加526.97元。

  尽管消费税由生产炼厂起征,但成本压力多由下游调和企业以及消费者承担,对于调和企业影响更加明显。不过,由于恰逢进口商补库阶段,对于消费税推涨之后抵港的基础油成本施压明显,每吨526.97元的成本增长导致部分进口商逆市上调其产品报价,出货压力倍增,并进一步打压贸易商进口积极性。

  5. 外盘跌势惨不忍睹,高粘度500N全年下行

  6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滑,基础油外盘价格跌跌不休,9月份以来更是持续“跳水”,跌势惨不忍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22日当周,东北亚II类150N到岸均价在690美元/吨,较年内高点大幅下跌360美元/吨,跌幅34.29%。

图2

  高粘度500N到岸价走势更是不忍直视,2014年全年无一次上涨,截至12月22日当周,东北亚II类500N到岸均价下跌463美元,跌幅达40.61%。供应过剩而需求疲软是主要原因。今年,台塑集团出口至内地的基础油资源中,高粘度资源比重较大,加之盘锦北沥、汉地阳光等炼厂高粘度资源的涌入,国内高粘度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持续发酵,加之传统旺季恰逢原油下跌,500N到岸价难有反弹。

  6. 在华外企需求大,多位进口商排名前列

  图3

  2014年,基础油进口商依然没有摆脱外企当道的局面,在前10名中占据八席之地。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1月份,前10名进口商进口总量为110.08万吨,而8家外商在华工厂进口占85.17%,进口总量为93.76万吨。显而易见,外商对于中国润滑油市场这块大蛋糕可是垂涎已久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相关资讯
关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是润滑油门户, 润滑油奥斯卡LubTop总评榜主办方,提供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以及基础油最新行业资讯、润滑油品牌招商代理,为汽车车主和工业设备用户提供各种润滑油脂、工业油、机油品牌的用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