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总嫌贵,但买了便宜的假货,问题全来了,还得我们背锅”
价格战,是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打造品牌的一种常用手段。从最早的团购大战,到后来的双十一、双十二、618等各种购物节,再到近年来的百亿补贴、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电商平台之间的价格战从未停止过,甚至越来越激烈。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地证明了价格战是消费者选择的必然。价格战本身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诸多优点,被广大厂商所看好和采用,尤其是在电商平台更为普遍。
但是,价格战真的是一场双赢的游戏吗?消费者真的能够享受到低价带来的实惠吗?电商平台真的能够通过价格战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吗?商家和供应商真的能够在价格战中保持利润和品质吗?实体店真的能够在价格战中振兴和转型吗?行业生态能够健康发展码?
日前,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中国轮胎商务网(tirechina.net)联合“善养汽车”进行了市场调研。今天,我们就从市场调查的角度,剖析这场价格战的真相,揭示其带来的双重伤害。
机油市场乱象
“以前还有点利润,现在啥都没了,全都给平台打工!”“辛苦卖出去一桶机油,平台抽成、流量费,最后连个辛苦钱都赚不到”。“我们辛辛苦苦保证质量,结果假货比我们还卖得好,这叫什么事儿”!“天天打价格战,结果全行业都在赔钱,没人得利!”“谁也别想着降价能赢,最后都是两败俱伤,全行业一起遭殃”。“说好的‘买贵双倍赔’,结果申请赔偿比登天还难!”“客户投诉说我们贵,我们赔得心疼,但平台赔起钱来各种刁难。市场乱得一塌糊涂,我们这种小经销商根本活不下去”!“大品牌还能撑一撑,我们小店已经快撑不住了,再这样下去真得关门大吉了”。在市场调研中,听到了各种面对市场低迷和价格战的吐槽声音。
近年来,机油、轮胎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电商平台的促销大战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尽管低价促销看似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在这场价格战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良影响,最终受害的往往不仅是消费者,还有整个市场。
案例一:张先生的廉价机油之痛
张先生是一位普通车主,最近他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看到一款机油打折促销,原价299元的机油,现在仅售149元。他心想,这可是个大便宜,于是果断下单。然而,几个月后,张先生的车开始出现发动机异响,油耗也明显增加。经过检查,发现是机油质量不过关,导致发动机严重磨损,修理费用高达数千元。
点评: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价格战导致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原材料或简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低价机油无法提供应有的润滑和保护效果,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维修成本。
案例二:李老板的假货噩梦
李老板是一位机油经销商,经营着一家小型汽修店。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他也在电商平台上购进了一批低价机油。然而,没过多久,客户纷纷投诉,称使用后车辆性能明显下降。李老板这才发现,这批机油竟然是假的。由于无法挽回损失,李老板的店面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关门大吉。
点评:价格战的另一大弊端是假货泛滥。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追求低价的心理,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让正规经销商苦不堪言,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
案例三:马总的品牌困境
马总是某机油品牌的老总。为了应对价格战,这些年,他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进行大规模促销。然而,促销后,公司利润大幅缩水,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更糟糕的是,市场上的假货问题严重,在价格上对正品品牌严重冲击。
点评:价格战看似为消费者带来了短期利益,但实际上对品牌和市场的长期发展是致命的。企业在价格战中利润微薄,无法进行足够的研发投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假货问题则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形成恶性循环。
价格战的背后
价格战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取营业额的增长的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如果企业长期搞低价销售,那么利润会减少,相应会减少在研发、技改、营销、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致使发展后劲不足。而发展后劲不足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得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价格战往往会让人质疑产品的质量。有市场人士表示,一桶机油的价格能够差出几十甚至上百元,这样的折扣力度是否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下降?要知道,机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润滑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如果为了追求低价而购买了劣质机油,最终可能得不偿失。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我们在享受低价的同时,也必须谨慎考虑机油的质量问题。
价格战对行业生态的不良影响
1. 产品质量下降
价格战迫使企业削减成本,牺牲产品质量。低价机油无法提供有效的润滑和保护,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甚至造成严重故障。消费者在短期内省了一点钱,但长远来看,维修成本大幅增加。
2. 假货泛滥
市场监管不足,假冒伪劣产品趁机混入市场。这些假货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正规品牌的声誉。
3. 市场恶性竞争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无底线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市场恶性循环。利润微薄的企业无法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停滞不前。
4. 经销商生存困境
价格战使得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许多小型经销商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退出市场。这不仅减少了就业机会,还破坏了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
5. 消费者信任危机
频繁的价格战和假货问题,让消费者对市场失去信任。品牌忠诚度降低,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市场的自我救赎
日前,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发表的《机油价格大战:真的有那么便宜吗?》文章,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线调查“如果某品牌的机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您会考虑购买吗?”,多数用户选择“不会”购买;在“您认为电商平台在价格战中应该如何保障产品质量?”选项,多数用户呼吁,“加强平台监管” 、“提高产品入驻门槛”。
机油价格战带来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从张先生、李老板、马总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价格战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双重伤害。那么,行业的生态如何优化?市场将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呢?
1. 提升产品质量
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确保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具有竞争力。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的认可。
2. 强化市场监管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售后服务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推动行业自律
行业内部应推动企业自律,杜绝恶性竞争。通过行业联盟和协会的力量,制定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引导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而非一味拼价格。
4. 教育消费者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辨别能力。消费者应学会在购买时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而不是单纯追求低价。
业界人士认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市场监管、推动行业自律和教育消费者等措施,逐步消除价格战的负面影响,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价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