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动态

壳牌、美孚、福斯、汉高、陶氏发涨价函!谁说润滑油市场不敢涨价?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2025-04-12

  在当下的润滑油行业,可谓是风云变幻,诸多重大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生态。从 API SQ 产品升级,到国标 D1 即将落地实施,再加上关税战带来的冲击,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状,每一个因素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润滑油厂家在价格决策上慎之又慎,陷入了“敢不敢涨价”的艰难抉择。但是,涨价潮终于还是来了!谁说润滑油市场不敢涨价?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从市场获悉,近日,壳牌、埃克森美孚、福斯、天津日石等润滑油公司表示,为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维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汉高和陶氏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也纷纷加入涨价行列。汉高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此次涨价将对其下游客户的采购成本产生一定影响。陶氏则表示,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变化,不得不对相关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涨价函

  润滑油行业变革期:成本重压下的抉择困境

  四大挑战交织,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1. 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

  API SQ 标准对低速早燃防护、链条耐久性提出严苛要求,需投入大量研发测试成本。中小企业即便咬牙升级产线,也面临两难:上调价格担心客户流失,维持原价则难以覆盖新增投入,技术迭代正考验全行业的应变能力。

  2. 国标 D1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柴油机油标准,D1 聚焦国六排放适配与长效保护。企业需重新研发本土化配方,停产改造期的损失与前期投入如何回收?率先达标虽能抢占先机,但定价策略稍有不慎,可能被竞品借势分流客户。

  3. 关税波动的连锁反应

  进口基础油与添加剂成本因关税持续攀升,美系品牌已被迫调价。中小企业若跟进涨价,可能失去价格优势;若维持原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尤其对依赖进口原料的厂商而言,供应链成本压力与日俱增。

  4. 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分化

  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 50%,传统车用润滑油需求持续下滑;工业领域虽有齿轮油、液压油增量,但客户对性价比要求更高。一边是高端市场巨头垄断,一边是中低端价格战胶着,企业调价需精准匹配不同赛道的客户敏感度。

  行业思考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行业分析师表示,在标准升级、成本上涨与需求变迁的多重影响下,润滑油企业的调价决策不再是简单的成本转嫁问题,而是关乎战略定位与生存能力的关键抉择。如何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平衡成本与市场,成为全行业亟待破解的共同课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相关资讯
关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是润滑油门户, 润滑油奥斯卡LubTop总评榜主办方,提供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以及基础油最新行业资讯、润滑油品牌招商代理,为汽车车主和工业设备用户提供各种润滑油脂、工业油、机油品牌的用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