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LubTop 宣言到国常会部署,润滑油 AI+如何落地?
据新华社,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润滑油,作为工业的血液,滋养着各行各业的运转;AI,作为数字时代的神经,连接起无限的可能。当二者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技术的火花,更是对行业本质的深刻反思。润滑油行业正被一场无声的变革席卷?在2025年3月润滑油“行业奥斯卡”LubTop总评榜会议期间,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携业界知名企业、行业大咖发起倡导,与现场中外嘉宾以及通过全球直播的观众共同见证"AI +"赋能行动宣言"启动仪式,"拥抱AI+,畅行未来"成为大会共识。AI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开启行业与 AI 深度融合的崭新篇章。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在这股 AI 浪潮中,那些依赖传统经验的调合工序,那些靠人工记录的设备磨损数据,该何去何从?那些调油师傅凭经验、靠嗅觉感知的微妙差异,真能被数据完全取代吗?这场变革,究竟是颠覆者的舞台,还是守成者的困境?在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当下,润滑油行业如何乘上这股东风,将成为决定未来十年发展格局的关键。
在润滑油行业探索 AI + 应用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最让你感到棘手且值得深入探讨?(多选)
A. 针对极端工况(如深海钻井、极地运输)的 AI 油品适配模型,实验室数据与实际工况偏差显著,技术可信度存疑
B. 中小厂家无力承担定制化 AI 系统开发费用,使用通用型软件又难以适配自身生产工艺,面临 “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 的困局
C. 与 AI 技术方合作时,对方要求开放全量生产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素材,如何界定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成为谈判死结
D. 客户更信任“老师傅现场诊断” 的传统服务模式,对 AI 远程监测给出的换油建议持怀疑态度,智能服务推广遇冷
E. AI 优化后的生产流程虽降低能耗,但因设备兼容性问题导致故障率上升,实际效益反而不如预期
在润滑油行业探索 AI + 应用的过程中,关于 AI 智能体咨询,您有什么看法?(多选)
A. 头部品牌凭借强大实力,投入巨资研发的 AI 智能体,能更精准捕捉客户设备的“隐性磨损”,而中小品牌 AI 智能体在这方面差距明显,长此以往或加速行业洗牌
B. AI 智能体给出的油品选型咨询方案,虽涵盖海量数据支撑,却对客户设备的 “隐性磨损” 判断不足,远不及资深顾问的现场洞察
C. 客户更愿为人工咨询支付溢价,认为 AI 智能体缺乏 “人情沟通”,智能咨询服务收费标准难以制定,商业化路径模糊
D. 不同品牌 AI 智能体的咨询结论时常冲突,如甲推荐高黏度油品、乙建议低黏度配方,行业缺乏统一的智能咨询评判标准
E. 中小经销商引入 AI 智能体后,反而导致专业销售流失 —— 员工认为 “机器能搞定的事,没必要再学专业知识”,团队专业度不升反降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