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动态

算力战争下的“润滑革命”:如何卡位AI时代的冷却液赛道?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2025-09-08

  2024年,一场由AI算力引爆的“散热危机”正在席卷全球数据中心——英伟达最新芯片单机架功耗突破120kW,相当于同时点亮1200盏100瓦灯泡。传统风冷已触达物理极限,而润滑油巨头嘉实多却从中看到了一个百亿级市场缺口。

  对润滑油行业而言,这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底层逻辑的重构:

  • 高温高压新战场:GPU核心温度突破90℃,传统矿物油基润滑剂彻底失效;

  • 材料科学竞赛:嘉实多进行的行业调查发现,74%的数据中心专业人士认为,液体冷却现在是唯一可行的选项,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 跨界颠覆风险:若润滑油企业不能抢占“热管理”高地,半导体厂商可能自建供应链。

  第一章 危机与机遇:AI算力如何重塑润滑需求?

  1. 风冷时代的终结

  麦肯锡数据显示,数据中心平均功率密度两年内暴涨至17kW/机架,ChatGPT等AI应用更达80kW。这相当于把喷气发动机塞进衣柜散热——风冷效率已逼近理论极限。

  2. 润滑技术的“摩尔定律”

  实验室测试表明:

  • 传统油冷在60kW负荷下,热交换效率衰减40%;

  “这就像从马车直接跳到了超音速飞机。”——某数据中心技术总监

  3. 成本账本颠覆

  • 电费节省:液体冷却比风冷降低PUE(能源使用效率)至1.05以下,单机房年省电费超百万美元;

  • 空间变现:拆除风扇和风道后,服务器密度可提升300%,相当于租金成本砍半。

  第二章 “浸没式”野望

  1. 绑定硬件生态

  与Airsys的合作绝非偶然——后者LiquidRack系统支持150kW/机架的冷却能力,且85项专利构筑技术壁垒。嘉实多通过OEM预认证模式,将DC 20冷却液变成“指定血液”。

  2. 废热回收的想象空间

  Airsys系统可回收80℃废热用于区域供暖,这与润滑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战略不谋而合。未来,冷却液可能按“每带走1焦耳热量收费”的能源服务模式计价。

  第三章 润滑油行业的“诺基亚时刻”

  1. 警惕跨界打劫

  润滑油企业若仅聚焦发动机油市场,恐重蹈柯达覆辙。

  2. 新玩家入场姿势

  从“卖油郎”升级为“热管理方案商”。

  3. 数据中心的“话语权游戏”

  当英伟达GB200芯片热密度让风冷散热效率骤降40%、能耗飙升50%,液冷技术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一场千亿级的散热革命正在全球数据中心悄然上演。

  尾声:润滑油的“特斯拉路线”

  当AI服务器变成“电老虎”,嘉实多们的机会不在于替代风冷,而在于重新定义散热规则——就像特斯拉用电池改写汽车产业一样。

  下一个十年,润滑油行业的市值天花板,或将由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决定。

  海内外高性能算力芯片出货加速,推动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提升,为润滑油企业打开千亿市场,但需突破技术壁垒、强化产业链协同并紧跟政策。企业应聚焦核心冷却液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务与跨界合作,借差异化布局和联盟生态,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诸多企业已启程,欢迎参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在线调查,探讨如何抓机遇。

  在线调查:

  在液冷技术加速渗透、国内外市场迎规模化机遇的背景下,润滑油企业要抓住发展契机,您认为以下哪种路径更具实践价值?

  A. 加大研发投入,针对不同液冷技术路线(冷板式、浸没式等)开发专属冷却液,以技术差异形成竞争壁垒,哪怕前期需承担较高的研发失败风险

  B. 利用现有销售网络,代理国际知名品牌的液冷相关产品,快速切入市场获取收益,即便利润空间较低且缺乏自主技术

  C. 与液冷基础设施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冷却液及相关运维产品,实现资源互补,哪怕需面对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难题

  D. 专注于提升传统润滑油的导热性能,将其改良后作为简易液冷解决方案推向中小型数据中心,以低成本优势抢占下沉市场,哪怕可能面临技术升级被淘汰的风险

  E. 布局液冷冷却液回收处理业务,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响应绿色发展政策,即便初期市场需求有限且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相关资讯
关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是润滑油门户, 润滑油奥斯卡LubTop总评榜主办方,提供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以及基础油最新行业资讯、润滑油品牌招商代理,为汽车车主和工业设备用户提供各种润滑油脂、工业油、机油品牌的用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