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爆雷”从房地产蔓延到汽后市场 坚守还是换个赛道?
广东某大牌润滑油代理商——一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初代代理,在一夜之间资金链断裂,轰然倒下。这个市场传闻不是孤例。近期,润滑油行业倒闭、暴雷、破产的消息频传,欠款涉诉、银行抽贷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推倒一家又一家企业。
盲目扩张、疯狂压货、负毛利销售,如同不断往气球里打气,终有爆炸的一刻。而眼下,新能源车普及、电商平台分流、产品同质化、厂家压货等多重压力,正让这个气球加速膨胀。经销商们站在生死边缘,是继续吹气,还是主动放气?
第一章 困境解剖:为何润滑油经销商成了“高危职业”?
结构性挤压(Structure):
需求侧:新能源车普及导致传统机油需求萎缩,市场从增量步入存量;
渠道侧:连锁养车品牌与电商平台凭借资本和流量优势,快速分流终端客户;
产品侧:润滑油同质化严重,行业陷入“价格战-利润薄-服务差”的恶性循环。
竞争性内卷(Competition):
跨区销售:为完成厂家任务,经销商负毛利跨区销售,损人不利己;
资金链紧绷:厂家压货严苛,银行抽贷雪上加霜,现金流濒临断裂。
模式性缺陷(Model):
依赖单一品牌:抗风险能力极弱,一旦品牌方政策变动或渠道扁平化,立刻陷入被动;
服务能力缺失:多数经销商仍停留在“搬货”阶段,缺乏私域运营和技术服务能力。
第二章 破局路径:从“拼命吹气”到“精准放气”
战略性收缩(Stop blowing)
停止跨区与负毛利销售:“宁可放弃这单生意,也绝不参与这种游戏”;
精简SKU与库存:推行“少品种、快周转”策略,降低资金占用;
砍掉低效人力:摒弃“人海战术”,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人效。
价值性重构(Rebuild value)
从产品经销到服务方案商:转型做润滑管理、油液检测、废油回收等增值服务;
差异化选品:或者大牌,或者代理具有技术壁垒的小众品牌;
私域运营:建立终端客户档案,提供定期检测、换油提醒等深度服务。
生态性借势(Leverage ecosystem)
绑定优质品牌:选择渠道政策稳定、支持力度大的厂家合作;
联盟突围:区域经销商组建采购联盟,增强议价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跨界融合:与新能源维修厂、电池服务站合作,切入新能源售后市场。
第三章 未来展望:要么转型,要么出局
润滑油经销商已走到十字路口:
短期:活下来是关键,需严控现金流,停止一切非理性扩张;
中期:重构能力,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解决方案”;
长期:融入新生态,成为新能源售后体系或区域连锁的服务节点。
“不能自我造血的生意,本质上只是一个等待破碎的泡沫。”
“健康的利润是生意的‘免疫系统’,能让你在市场寒冬中活下来。”
在线调查:润滑油经销商生存状况问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困境与破局思路
您当前最大的经营压力来源于?(多选)
□ A. 厂家压货 □ B. 价格战 □ C. 新能源冲击 □ D. 资金链紧张 □ E. 人才缺乏
您认为未来最有效的突围方向是?(多选)
□ A. 代理新品牌 □ B. 拓展新项目 □ C. 下沉服务 □ D. 区域联盟 □ E. 转行退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