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基础油>>资讯

“反内卷”对基础油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卓创资讯   2025-08-20

  导语

  反内卷”对中国基础油市场的影响是结构性、系统性的,核心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行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一、 供给侧改革:加速产能出清,优化产能结构

  1. 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低端过剩

  当前基础油产能利用率已从2020年的40%提高至53%左右,主要因低端II类及以下基础油产能过剩并淘汰。反内卷政策明确要求“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重点针对高能耗、高排放的小型炼厂。例如:

  产能置换政策:通过“减量置换”原则限制新增产能,倒逼低效装置退出;

  环保与能效约束:未达标的煤基、气头装置将优先淘汰,如小型煤制油项目。

  2. 收紧新增项目审批,抑制无序扩张

  政策要求“十五五”期间严控炼化及烯烃产能审批,尤其是同质化严重的油转化路线。此举将直接减少低端基础油副产增量,缓解供给压力。

  二、 高端化转型:政策引导III/IV类基础油突破

  1. 填补高端供应缺口

  目前国内III类基础油需求量约80万吨,自给率仅31.25%(25万吨/年),IV类PAO产能更不足3万吨/年。政策通过两类路径支持高端化:

  技术攻关扶持:鼓励传统煤化工企业扩大煤基III类油产能,并推动PAO项目扩产;

  进口替代加速:对美加征84%关税提出后,自美国进口的高端基础油进口成本面临上涨风险(如III/IV类油),倒逼本土替代。

  2. 与新材料战略协同

  高端基础油被纳入“化工新材料”发展范畴,享受技术研发补贴与绿色通道审批,契合反内卷政策中“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的要求。

  三、 产业链协同效应: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联动升级

  1. 添加剂国产化迫在眉睫

  润滑油添加剂70%市场由美国企业(路博润、雪佛龙)垄断,关税政策下进口成本激增25%以上。政策推动下:

  国内企业加速单剂研发,降低复合剂对外依赖;

  2025年,添加剂在润滑油中占比目标从6.2%提至8%,推动基础油配方升级。

  2. 润滑油市场分层深化

  高端领域(航空、新能源车):III/IV类基础油需求增长,倒逼本土技术突破;

  中低端领域:反内卷政策淘汰中小调油厂,市场份额向长城、昆仑等龙头集中(CR10超70%)。

  四、 市场格局重塑:集中度提升与盈利修复

  1. 行业集中度向头部靠拢

  政策通过产能控制与环保标准,加速中小产能出清。预计润滑油生产企业数量从1000家进一步缩减,前十大润滑油品牌份额持续扩大。

  2. 利润空间逐步修复

  当前化工品利润普遍低于历史30%分位数(如PDH利润分位数为0%)。供给侧出清后:低端基础油价格企稳,价差触底反弹;高端产品溢价提升,煤制III类油毛利率可达35%以上。

  五、 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执行风险

  地方保护主义可能延缓落后产能退出,需强化监督;高端技术突破周期长(如PAO工艺),需产学研协同攻关。

  2. 企业生存策略

  头部企业:聚焦高端产能扩张(如III类油)与废油再生技术;中小企业:转向细分领域(如生物基润滑剂)或整合退出。

  反内卷政策将推动基础油市场形成“低端出清、高端突围”的双轨格局:短期阵痛:低端产能淘汰加剧价格竞争,部分企业承压退出;长期机遇:高端基础油(III/IV类)国产化加速,叠加添加剂技术突破,产业链利润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

  表1:反内卷政策下基础油市场核心变化预测

领域
政策影响
市场结果
低端产能
强制淘汰小炼厂、限新增
产能利用率回升至50%以上
高端产能
技术补贴、进口替代扶持
III类油自给率提至50%以上 
添加剂
国产化研发激励
进口依赖度降至60%以下
竞争格局
出清润滑油中小厂商
CR10份额突破80%

  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企业:

  1.高端产能龙头:如未来能源、内蒙古伊泰(煤基III类油);

  2.垂直整合巨头:中石化(长城润滑油)、统一石化(添加剂润滑油一体化)。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相关资讯
关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是润滑油门户, 润滑油奥斯卡LubTop总评榜主办方,提供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以及基础油最新行业资讯、润滑油品牌招商代理,为汽车车主和工业设备用户提供各种润滑油脂、工业油、机油品牌的用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