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航天建奇功——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服务客户报道之一
编者按:
8月上旬,由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报社发起,中国石化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航天报、中国汽车报、中国冶金报、中国煤炭报等行业媒体共同策划参与的跨行业、跨媒体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记者走基层·长城润滑油客户行”正式启动。活动贯彻中央“走转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深入航天、汽车、冶金、航运、机械、矿业等多个领域,以长城润滑油应用为切入点,了解和观察中国石化与各行业的合作共赢,并借此推进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跨产业链合作,让客户更了解企业,让企业更贴近客户。

正如卫星的运转需要每个零件零缺陷、每个数据零失误一样,长城润滑油客户行记者一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就感受到这种严谨。经过一系列严格查验,我们进入这座装满航天技术专家的神秘大楼。
502所承担着卫星平台的两个关键分系统——控制分系统和推进分系统及其关键配件的研发、设计与生产,也是长城润滑油的客户。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润滑油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迈出了第一步。几十年来,长城润滑油先后自主研发了7大系列50多种航天润滑产品,为“两弹一星”、长征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等提供润滑服务。
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我们从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模拟实况,能够实时观测卫星和飞行器的运行姿态。502所机电中心的卿博士告诉记者,感知卫星的姿态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很重要的是卫星中的惯性姿态敏感器部件,它通过一个每分钟旋转几万次的陀螺来判断卫星的位置和姿态。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高品质的润滑油,才能保证高速旋转的陀螺持久有效工作。
“润滑油用量虽少,但对我国航天事业而言必不可少。”他笑着说。
随着世界航天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卫星和航天飞行器对长寿命、高可靠、高精度、高稳定、低噪声、低振动、轻量化、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航天专家介绍,高速运转的设备,噪声和振动都无法避免,要发展载人航天,这两项指标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否则宇航员的身心将无法承受。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很复杂,其中润滑油的支持作用不可或缺。
针对润滑在航天领域的作用,502所产品主管李春伟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的“眼”要时刻对着月球观测,它的“耳”要时刻对着地球接收指令,它的“双臂”太阳能板要时刻对准太阳吸收能量。各种活动部件之间的完美协调配合,需要润滑技术做保障。
502所副主任设计师周刚博士说,卫星的工作环境很复杂,对润滑油的要求极端苛刻。在太空中,卫星向阳的一面与背面温差很大,这种条件下,要求润滑油具有合适的黏度和优良的黏温性能;因为卫星要在真空环境工作很久,有限的润滑油必须每天尽可能少量渗透,尽可能少量地挥发,同时起到足够的润滑作用;必须具备优质的耐摩擦磨损特性,发挥最大限度的润滑能力;要有极高的洁净度,对单位体积润滑油中微米级颗粒的数目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控制……
2012年,为了使某种润滑油达到卫星性能要求,502所科研人员与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一起,不断研究、改进、测试,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润滑产品。这种航天企业与长城润滑油精诚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李春伟说,有一年6月,502所向中国石化滑润油重庆分公司提出某种滑润油需求,由于任务特殊,提出8月就要产品。两个月时间远远低于正常产品研发生产周期。为了完成任务,重庆分公司提炼、提纯、添加剂、净化、检测等各部门放弃节假日,连续加班加点,终于在指定时间提供了合格的需求产品。
2012年6月24日,全国人民关注着航天员刘旺精准操控“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的显示屏幕上,各种数据不停刷新。10米、5米、2米、1米,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的瞬间,图像微微一颤,飞控大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时中国石化滑润油公司会议室里也是一片欢腾。
相伴中国航天成长,中国石化润滑油的干部员工一样有着那么特殊的艰辛与努力,兴奋与快乐,光荣与梦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关于召开第五届智慧润滑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企业润滑管理高峰论坛的通知
朗盛报告收益下降,主要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Enilive和Euglena在马来西亚生物精炼厂破土动工
引能仕引入高规格产品扩展OE级润滑油产品线
嘉实多与拓璞共同亮相DMP展会
嘉实多走进蜂巢汽车,探索高效制造新方案